准提宗的皈依
来源:中华佛教准提网讯 作者:张勇 辑录 点击: 654次
准提宗的皈依
中华佛教准提网讯 持准提咒无须皈依,只要持咒当下圆满;准提法人人可以修,并不一定要是佛教徒,非佛教徒也可以修。如救灾施粥者,不分种族、成份、宗教、男女,只要你是难民,就可以得到布施。所以,单从准提咒的念颂、修持来讲,皈依,并不是修法的必要条件。
但是,从准提宗立宗的角度来讲,皈依三宝是必须的。
在此,阐述一下准提法的两种皈依——宗门圆满皈依和教下分段皈依。圆满皈依是指,只要你持诵准提咒,当下就得到了圆满的皈依,无须特定宗教形式。分段皈依是指,对于圆满皈依不能生起信心者,可以按照一般的佛教常规仪式,进行皈依。
圆满皈依。
准提咒的持咒、皈依、持戒是一体化的,是一即一切的圆满修法;这是准提法本身的特点,在《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》“陀罗尼十大功德”第九中,对于咒中包含戒律的问题,道大师引述如下:
谓大乘宝王等诸经中说。真言行者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圆满功德。又佛顶颂云。不持斋者名持斋。不持戒者名持戒。僧破二百五十戒。比丘尼犯八波罗。闻念佛顶陀罗尼。便得具足声闻戒(彼佛顶疏云。菩萨行门随行则具。今不行而备盖神咒之力具足万行。斯言不诬矣)。而受戒的前提是皈依,因此可以说持咒的当下俱足了皈依和持戒两种功德。
从准提法主依经典《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》中对陀罗尼圆教的认识上来看,只要你修陀罗尼、念颂准提咒,那么所有的功德就已经俱足了:不仅包括皈依的功德、还包括持戒等六度的功德。
如果把皈依的问题,单独地割裂开讨论,似乎已经是与准提圆咒思想相互矛盾了。不过,对初学者而言,不太可能对圆咒的特点能深入认知;所以,这篇对准提法的皈依问题的阐述,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其实,《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》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关于皈依的问题,但在其准提咒修法中,前面部分的“皈依文”,已对准提法皈依问题作了的最好答复:
【正如我们每天念的皈依文的第一句】
稽首皈依苏悉地
头面顶礼七俱胝
我今称赞大准提
惟愿慈悲垂加护 也就是说,每天都修准提法的人,天天都在作皈依。
从更高的层面来讲:当我们持咒的当下,身即菩萨,人人都是准提;一切平等,无有差别,一切圆满无碍,皈依已经圆满。这是准提宗法的殊胜。
分而述之,即为:敬礼准提佛母,即是皈依佛;诵修准提神咒,即是皈依法;净观人人是菩萨,即是皈依僧。
皈依佛,佛是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觉者,准提行者日颂“稽首皈依苏悉地”就是皈依准提佛母,以佛母的慈悲智慧为依靠。以佛法身同故,皈依一佛,则是皈依三世诸佛。以佛无异故,皈依准提佛母,就是皈依释迦摩尼佛,就是皈依三世一切诸佛。
皈依法,法即是佛法;佛由法生,法由佛讲,法即是佛母,皈依准提法,就是修学佛母慈悲的救度方法。
皈依僧,能御圣法名之为僧;皈依僧就是皈依传道授业解惑之师,但僧不是一个人,三人以上的和合组织才是僧伽;准提行者的皈依僧,就是一心依止佛法、准提法的传法僧团。
自皈依佛,一心敬信准提佛母。
自皈依法,恒常修悟准提法理。
自皈依僧,团结教友,共度众生。
自皈依准提佛母,即不皈依其它神祗。
自皈依法,即不放弃准提法。
自皈依僧,即不于恶友同行。
学准提时,就是皈依佛;
修准提时,就是皈依法;
传准提时,就是皈依僧。
发心修持就是皈依佛 持咒修持就是皈依法 传法度人就是皈依僧
分段皈依
对于大部分众生,只能以仪式化、形式化的教下皈依,为渐次引导;所以,求佛加持,皈依、自皈依或参加大型的法会,如法找到清净的僧团皈依,也是必然。
皈依的形式有
一、 佛在世时,在释迦摩尼佛前皈依
二、 佛涅盘后
1、 菩萨、四果胜僧前的皈依
2、 世俗僧前的皈依 !
3、 佛像前的自皈依
4、 时时皈依,即把皈依作为一种修法。
5、 圆满自性皈依 皈依三宝的种类
共有五等:
1、翻邪三归—最初进入佛门。
2、五戒三归—信佛之后加受五戒。
3、八戒三归—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。
4、十戒三归—沙弥(尼)受十戒。
5、具足戒三归—比丘(尼)禀受大戒。
凡是受戒,必有三归。最初入佛门,固须三归。在这里准提宗的皈依采用翻邪三归以及八戒三归。
要注意的是,不要形成对具体法师的人身依附关系,而要如蕅益大师所言:于一切僧众,若贤若愚,皆当尊礼为师,自称弟子;未可憍慢,妄自分别。
皈依后,并不是形成了对于个人的依止关系,不可以执著而把皈依变成个人崇拜。这是遮止处。
一般的人,往往希望找到一个有名的法师去皈依,甚至有人动辄称,我是某某的皈依弟子;殊不知所皈依者为僧伽,非唯皈依某师一人也!而且,三人或以上才能称之为僧,皈依僧的概念不是单独的个人,而是一切清静的僧团、僧宝。
本文出自准提法网络佛学院
|